自2008年云计算的概念传入中国以后,以阿里巴巴为首的企业开始投入巨资和人力研究云计算产品。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云计算在中国经历了被质疑、萌芽、动荡、群雄并起、加速发展、洗牌等一系列过程。至今,中小规模的云厂商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云计算厂商逐步向着头部企业集中。而阿里云十年如一日,仍然是中国云计算的领跑者,华为云、腾讯云紧随其后。自2018年以来,以电信、移动、联通三大国资运营商为首的国资云开始挺进云计算的第一阵列,大有与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瓜分市场的态势。

今天,云计算已渗透到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小创企业将IT系统搬上公有云,使得其IT业务能被快被部署和发布,对IT运维人员的需求量减少,也不再需要机房建设等重资产工作。大型企业则钟爱自建私有云,它与传统IT机房的区别就是大规模使用了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和分布式技术,使得原本需要上百台实体服务器才能完成的计算任务,一下子缩减到十余台实体服务器就能完成,大大节约了硬件成本投入,降低了机房能耗。

那么,云计算技术及其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对原本的IT行业都有哪些影响呢?接下来我们从软件开发商、服务器供应商、云终端供应商、云供应商四个角度来谈谈。

首先,软件开发商。

交付方式从软件交付变为云服务交付。过去交付给用户的是源码,是可执行文件,是软件包;现在则给用户交付云服务,开发的软件直接部署在公有云上,以服务的形式供客户使用。交付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销售方式的变化。早期写好的软件以软盘、光盘为载体;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软件则广泛发布在门户网站供用户下载;而现在软件则发布在云平台,以Saas方式售卖,不再卖license,而是卖使用时长、卖使用量。未来,软件也会与云技术进行深度整合,向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使用方式。

其次,服务器供应商。

过去,服务器供应商的客户很多很分散,厂商主体攻大客户,厂商经销商攻中小客户。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上云,中小企业对实体服务器的需求越来越小,因此服务器厂商再想从中小企业拿到订单就变得相对困难了。但上帝为你关上一户门,总会再为你打开一扇窗,与之相反,云厂商对服务器的需求订单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因为云厂商力图构建更加庞大的数据中心来满足中小企业的上云需求。在云计算的世界里,规模化效应才能取得收益。

再次,云终端供应商。

这里的终端指的就是智能硬件。过去,智能硬件主要是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未来,随着云计算在社会各行各业的普及,它也会支持越来越多的物联网设备接入云平台,例如电视机、冰箱、鱼缸、汽车等等,这些物联网设备可以脱离人的操作而独立工作,云终端设备的类型会越来越丰富。这对于终端设备供应商是一大利好,市场前景被打开了。

最后,云供应商。

越来越多的客户上云,促使云计算中心在规模上会越来越大,也更加规范,从而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强大的交付能力。这就是一个良性循坏的产业生态。